何为般若波罗蜜?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般若:中文翻译成慧。须菩提曾经在般若会大陪禅上提出四个问题: 何者般若,何名般若,般若何用,般若属谁。1.何者般若:佛所说的般若有叁种: 一.实相般若:实相是离一切相,而没有可取着的。这里侧重于如实空性。二.观照般若:简单理解为观察的智慧。叁.文字般若:指章句经卷说的。 2.何名般若:为什么叫做般若?般若本来是世间旧有的一个名词,指的是智慧。但佛所要讲的,即正觉现证的实相,不是世间“般若”的意义能够恰当的,但又不能不立名言来化导众生。如果从由观慧作为方便而可能到达如实证知的意义说,还是采用“般若 ”这个词。不过,虽然叫做般若,还是不完备的,所以《大智度论滚尘》说:般若定实相,智慧浅薄,不可以称。 关于“般若何用,般若属谁”就不再解释了。 波罗蜜乱宽:波罗蜜是梵语,翻译做“到彼岸”,简译为“度”。到彼岸,是说通过修学而能从此到彼,不是说已经到了。所以重在从此到彼的行法,只要可以由之而出生死到菩提的,都可以称作波罗蜜。经中或说六波罗蜜,或说十波罗蜜,但真实的波罗蜜,只有般若,其他都是假名波罗蜜。声闻乘法,能度生死河到涅槃岸,但是不叫波罗蜜。因为声闻的叁无漏学,不能究竟。 波罗蜜又有“事究竟”的意义,所以要能究尽诸法实相,圆成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才叫作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