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转型下的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需求总量降低,企业借势经济同步增长的时代一去不返。除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外,日益复杂的行业环境,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及企业落后的发展模式大稿等因素也都使企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如何在市场倒逼下,转型升级技术和产品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走向中高端的问题亟待解决。企业转型是一个需要从长计议,顺应经济发展、行业发展以及企业内部发展规律的过程,是一个顺“势”而为的过程。企业战略是实现企业使命和目标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配置纲要,是企业制订各种计划的前提。因此加强战略管理,设定正确的总体性谋划,适时进行战略调整,对当前企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1 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的影响因素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使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战略目标相适应的过程,企业的战略活动规划必须结合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及其相互影响而进行。因此现代企业要进行科学的战略管理应认识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其中,外部环境又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行业内竞争对手三方面。 1.1 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即企业活动所处的大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根本的、深远的影响。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社会制度,执政党性质,政府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等,决定着企业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以及企业能否得到相关保护和支持。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因素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状况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前中国经济转向中低速运行,国内需求总量降低,政府对市场干预减少,推行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环境下,企业需要精确地定位发展方向,减少宏观经济形势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把握市场机遇。社会环境包含了人口、教育、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人口和企业所在地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社会人口老龄化,“单独二孩”政策开放,以及社会各界对生态环保问题关注等各方面的变化,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技术环境是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科学技术要素总和,例如,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全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许多企业已开始改变传统销售模式,积极运用各类电子商务模式,几乎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 1.2 行业环境 现代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时,行业环境也是一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的行业其特征和结构差别很大,从而其经济特滚戚孝征也有很大不同。因此,行业环境分析通常从行业生命周期、行业潜在优势和行业中竞争力量三个方面着手,仔者来认识行业经济特征。企业通过行业生命周期来决定是否进入或退出该行业,并调整战略重点。通过潜在优势分析,了解每一类型市场的销售量及投资,在现有的企业环境下做出适当的企业竞争战略决策。行业中竞争力量涉及行业的供应方、购买方、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这五中基本竞争力量,企业战略尽力摆脱这五种竞争力的影响,或使其向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改变,从而建立企业竞争优势。 1.3 行业内竞争对手 行业环境是行业的整体分析,而行业内竞争对手的行动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分析主要包括行业内战略群体的分析和主要竞争对手分析。通过划分战略群体,可以辨别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并比较战略群体的竞争形势,这是企业调整自身发展方向的重要信息。而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地区覆盖、财务状况、产品质量等都会影响企业战略环境,尤其是竞争对手财务状况和产品质量会对企业的竞争力造成影响,因此通过分析竞争对手,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可以避开自己的弱势,寻找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1.4 企业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中一些因素的变化,对不同的企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是否能够真正避免消极影响,把握市场机遇,取决于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又称企业内部条件,主要包括企业战略资源与能力。企业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无形资源种种,在制定战略时,分析企业资源,可以更好地使用现有资源,发现资源缺口,调整现有资源存量,并创造新资源,以达到战略目标。除资源本身外,使用与控制资源的能力也是影响企业战略的因素,是了解企业战略能力的关键,通常从价值链、效率与有效性、财务三方面进行评估。认识了自身战略资源与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对战略也有很大影响,将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内部进行扩散和重新部署,并维持核心竞争力,以争取在某一竞争领域保持优势与稳定。 2 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中国现有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并不注重企业战略管理,而是随大溜来决定企业经营方向,凭感觉经营。虽然这其中部分企业有很强的运营能力,但在这样一个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国际化的环境下,战略层面能力的缺陷使企业发展出现严重短板,一些运营能力弱的企业更是如履薄冰。我们需要认识到,现代企业只有在战略决策上领先他人,才能在国内国外的竞争中长久获胜。 2.1 解决企业内部问题的需要 解决企业内部问题是战略管理的最基本的作用。大多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多采用家长式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经营决策的“浪漫化”“模糊化”,企业经营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陷入困境。作为现代化企业,早该摒弃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引进战略思想,从分析外部和内部战略环境入手,通过分级分单位的制定战略,来领导企业的经营活动。此外,很多企业还存在经营领域模糊,以数据代替目标,用速度掩盖矛盾,内部组织结构混乱,企业文化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企业生产运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而非盲目多元化;将战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计划,而非空泛的经营目标;应坚持自己战略原则,改善内部环境,而不是追求盲目的市场扩张和市场占领;改善内部管理,分析自身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而非盲目引进人才和细分单位;建立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来带动全体员工都参与到战略制定与实施中来。也即是,管理者如果能用科学有效的战略管理来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内部问题会得到极大的解决。 2.2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解决了企业内部问题后,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将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但这仅仅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小的入手点,最主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在现有经营领域内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在此问题上,战略管理更是极为重要。“竞争战略之父”波特把战略核心定义为“是选择不同竞争对手的经营行动,是产生独特性和有价值定位的一系列不同行动”,其中的“独特性和有价值定位”即是企业的竞争力,由此,战略对塑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企业先要正确分析和界定自身在竞争中的地位,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经营单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或重点集中战略)。由于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力价格上升,一味的成本领先已不能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效果,反而可能使企业滞留于价值链的底端。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众多制造企业只有通过创新,走差异化战略路线,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拥有话语权,摆脱“中国制造”的尴尬局面,这也是中国企业转型的一大重点。 2.3 对企业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 实施战略管理还有助于企业进行正确的产业结构调整。随着许多行业市场饱和,部分资源枯竭,以及国家政策的改变,企业的转型升级已上升到调整产业结构的层面,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经营范围和资源配置。从战略的角度来讲,就是要认清市场态势,及时地进入或退出某个市场。对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由企业总体战略所引导,总体战略分为增长型战略、稳定战略和收缩战略。其中最重要的是增长型战略,在确定了经营范围以后,具体到如何实现资源在各个经营领域的合理配制,就需要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在增长型战略中的诸多战略里选择适合的方案来实施,并及时跟进调整,由此来保证产业结构调整向着正确的方向平稳进行。 2.4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转型不仅是指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的更新,经济发展方向的改变,还是产业产业结构水平和效益的提升。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非公有制经济主体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市场化运行主干,但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仍是国有企业。这就意味着,要实现计划市场体制,国有企业“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是重点,同时,为了提升产业结构和效益水平,各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市场运行主干,机制相对灵活,更应顺应发展潮流,积极转型升级,应对挑战。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实施战略管理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固然也是实现计划市场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 3 结论现代企业需要的是战略思想,对企业的管理要应用先进的战略管理模式,在改革大潮里抓准机遇,借势转型升级,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长期的生存发展,并由此推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升级,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