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的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蜗牛>相关专题: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今天,当代中国青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就是要在抗日青年的伟大实践中得到历史的启迪,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征程上,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唱响永远的青春之歌! ■爱国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爱国主义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使爱国主义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这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情感指向合乎历史规律的发展。当代中国青年,爱祖国就应当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爱国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当代中国青年,要联系国际上一些政党垮台、“下野”,一些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教训,深刻认识一个道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兴衰成败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党兴则国强,国强则民安。从而,排除各种错误观点和非理性思潮的影响,把听党的话、跟党走辩滑作为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最高准则。 1945年9月3日,是一个携袭腊中国人民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日子———抗日战争胜利庆祝日。毛泽东为《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一天,举国空巷,亿兆欢腾。豪迈的笑脸,辉映着英雄丰碑;激动的泪水,告别了屈辱历史;铿锵的锣鼓,褒扬民族之魂;雄浑的歌声,回荡凛然正气。这是伟大的抗日胜利之歌,这是伟大的抗战精神之歌,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歌! 60年前,在华夏大地惨遭蹂躏之际、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地不分南北,海不分内外,人不分老幼,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共赴国难,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写下了彪炳千秋的篇章。 追忆那段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人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在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中,从叱咤风云的将军到冲锋陷阵的士兵,从自动护厂护路的沿线铁路工人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农民游击健儿,从投笔从戎的大学生到中国文化界抗敌救亡的名流巨子,无论是“誓不以厂资敌”的工业界实业家还是积极为救亡义卖募捐的商业界人士……其中大多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伤亡60余万人,也大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在一定意义上讲,抗战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国青年的伟大胜利,伟大的抗战精神也是伟大的中国青年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歌也是伟大的青春之歌!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今天,当代中国青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就是要在抗日青年的伟大实践中得到历史的启迪,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征程上,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唱响永远的青春之歌! 启示之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现了亿万抗日青年“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爱国情操。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当代中国青年要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作为神圣的历史使命和最高的价值追求。 爱国主义是伟大的民族之魂,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屡遭侵略而未亡,历尽劫难而不衰,爱国主义精神是其基本因素之一。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使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最充分、最完美的展现。从首战平型关、火烧阳明堡、震惊敌胆的百团大战到喋血卢沟桥、血战台儿庄等战役战斗,从“甘愿征战血染衣”的左权、彭雪枫、杨靖宇、赵尚志、张自忠、戴安澜等高级将领,到惊天地泣鬼神的“狼牙山五壮士”、“挂云山六壮士”、“马石山十勇士”、“刘老庄连82烈士”、宁死禅枯不屈的“八女投江”、“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无一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