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佝偻病 症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中医食疗调理小儿佝偻病佝偻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防治。1、 虾皮豆腐 功能:补肾固齿,开胃化痰,调和脾胃,清热生津。 主治:小儿佝偻病,出牙、行走等发育均迟于正常儿。 处方:虾皮20克,豆腐50克,盐少许。 制作:虾皮洗净,豆腐沸水烫过捞出切小块。虾皮入锅,加水半碗煮沸,再将豆腐块入锅,共煮沸10分钟即可。 服法:吃豆腐喝汤,吃时放少许盐和麻油调味。佐餐或单独服食,1天1剂,可连服数天。 2、 清炖二骨汤 功能:补虚益肾,补充钙质。 主治:小儿软骨病,出齿不齐,发育缓慢,头颅畸形。 处方:猪骨头250克,乌鱼骨250克,盐少许。 制作:猪骨、乌龟骨洗净,砸碎,加清水适量炖至汤呈白色粘稠时,加盐少许调味。弃渣饮汤。 服法:每日饮汤1—2次。橘肢经常食用。 3、栗子糕 功能:补肾益气壮骨。 主治:肾气亏损:身体瘦弱,面色不华,出牙、坐立、行走等发育均迟,骨骼畸形明显,可见头颅方大,鸡胸,驼背,腹大如蛙及下肢弯曲,舌淡苔少,脉迟无兆闷力。 处方: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 制作: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再蒸40分钟,趁热用勺将板栗圆猜世压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搅匀,再把栗泥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即成色味俱佳的食品。 服法:可供患儿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