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内战争是什么时候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第一次国内战争的时间是1924年5月至1927年四月十二日。
国民革命,亦称绝衡没“第一次国内革并纳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
扩展资料:
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成果:
1、使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主要表现在:在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军阀内部发生分化,冯玉祥倾向革命,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孙中山北上,全国掀起国民会议运动;工农运动兴起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造成的有利革命形势,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条件。
2、使北伐战争取得初步胜利。
主要表现在它基本上消灭拦桐了孙传芳、吴佩孚两大军阀集团,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方面:
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阵营里去了。
2、主观方面: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于中国革命做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许多问题的决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
国民大革命的意义:
1、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演习。
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也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中国共产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革命历史斗争经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革命